摘要:手机购彩(中国)官方网站登录首页【www.asadaltimeemy.net】在众多玩彩网站中拥有非常好的信誉和非常不错的口碑,玩家在手机购彩(中国)官方网站登录首页体验游戏之后都会给予很高的评价,这与手机购彩(中国)官方网站登录首页的不断努力和向上追求是离不开的,得到如此好的成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中新网福州11月27日电 (记者 闫旭)福建省公安厅副厅长黄华安27日在福州透露,《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 和国家出入境管理局“十项措施”发布后,为更好地服务台胞台企,拓展丰富服务内容,福建省公安机关计划推出3项便利措施,将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
据黄华安介绍,3项便利措施具体为:一是发送台胞证临到期提醒短信,推出“提醒办”。对持有福建省签发的台胞证临到期前3个月、1个月,两次推送证件临近到期温馨提醒短信,告知在闽台胞就近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证件换发手续。

二是将台胞证办理业务延伸至派出所,实施“就近办”。福建省部分市县公安机关实行派出所“一站式”服务窗口,辖区居民可就近办理出入境证件业务。福建省公安机关将在台胞台企较为集中的160个公安派出所,新增台胞证件办理业务。
三是增设台胞台企专窗,推行“马上办”。福建省部分公安出入境管理窗口已试点开设“台胞台企专窗”,安排专人提供台胞证办理和政策咨询等服务。福建省将在所有设区市(含平潭)公安出入境管理办证大厅和部分区、县出入境证件受理点增设60个“台胞台企专窗”,为台胞台企办理出入境业务提供“即来即办”绿色通道。
“近年来,我省公安机关始终秉持‘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理念,立足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职能做优做实台胞台企服务工作,特别是在优化台胞出入境证件办理方面持续推出便利措施。”黄华安说。
福建省公安机关为拟经平潭入境的台湾本岛居民签发五年期台胞证,台胞在台湾地区通过代办旅行社收件等方式申办证件,2015年以来已签发台胞证116万张;2019年推出为有紧急事由来闽的台胞提供“即来即办”绿色通道服务,已加急办理“一次台胞证”6.3万件次;福州、厦门等地在当地台商协会设立台胞台企服务站,为台胞提供政策咨询、证件办理等延伸服务。(完) 【编辑:刘阳禾】
中新网阳泉10月27日电 题:中国煤城山西阳泉:修复治理废弃矿山 抚平2万余亩大地“伤疤”

废弃露天矿山复垦复绿,修复治理昔日大地“伤疤”。近年来,中国煤城山西阳泉,扎实推进地质生态环境修复治理,让废弃矿山披上了绿色的外衣,让废弃的耕地得到了恢复和利用,抚平了2万余亩大地“伤疤”,促民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江山如画生动再现。
废弃矿山变良田美景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冠山镇石板坪村废弃露天矿山经过生态修复治理,如今成为“湖美、景靓、田丰”的特色景观区。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供图
青山重披绿,土地焕新颜。中新网记者在山西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阳泉市郊区荫营镇东梁庄村看到,曾经满目疮痍的土地如今已是连片耕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过去,东梁庄村因无序开采耐火铝矾土矿,导致山体破坏。经过不懈努力,“受伤”的大地被精心修复,曾经的废弃矿山披上了“绿衣”,耕地连片面积达到了130亩,林地56余亩,项目区总治理面积达到186.1亩。复垦后的土地可农耕、可造林。
东梁庄村新修复的130亩耕地,覆土选用土质为富硒土,十分适宜当地优势农业产品红薯、高粱、玉米等种植。2022年增加村集体年收益超25万元,村集体居民人均可年增加收入约4000元,实现了生态修复和农民增收双赢。

和东梁庄村一样,生态修复后的阳泉市平定县冠山镇石板坪村废弃露天矿山,如今矿区荒山已披上绿装,采矿废弃地变为耕地,尾矿库积水变身景观湖……通过生态修复整治,昔日的大地“伤疤”变为生态公园、良田美景、“金山银山”。
修复矿山417个绘就生态画卷

东梁庄村和石板坪村地质生态修复治理只是阳泉市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的缩影。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中心主任乔利军表示,阳泉市承担着京津冀周边及汾渭平原地区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全市共计修复矿山数量417个,修复总面积20698.99亩,涉及城区、矿区、郊区、盂县、平定县,共形成23个治理项目区。
乔利军说,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实施后,有效地防治了地质灾害的发生,保护了项目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同时,恢复了废弃露天矿山的土地功能,有助于经济发展。此外,生态修复工作采取护、整、填、植等方面的综合治理措施对废弃露天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治理,显著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

通过对废弃露天矿山进行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恢复耕地5013.97亩,林地11674.5亩,草地2722.01亩,其他1288.55亩,使破损的山体全部恢复,使废弃露天矿山破坏的土地得以恢复,水土得以保持。
废弃露天矿山治理后恢复耕地,促民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资料图)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供图
废弃露天矿山治理后恢复的5013.97亩耕地,不仅可增加粮食产量,同时还带动了社会资金投入,使得矿区及周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生态修复工程,并通过入股、联营等方式参与矿区生态修复后的产业发展,共享生态修复收益。
据了解,阳泉市把生态修复与造林绿化、地质保护有效结合,将魏家峪、石卜咀、富山、前庄作为核心,把裸露的地质结构作为根本,对周边进行绿化修整,尽量保留自然生态;将种树和通路有机结合,既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又兼顾了社会效益。
阳泉市多举措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生动再现江山如画,造福人民。
27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国新闻网、山西省委网信办主办的“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山西)在临汾启动。(完)